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正文

基础英语(I-IV)

[时间]:2013-10-25 [浏览次数]:

《基础英语》课程面向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是英语专业教学的第一主干课程。本课程遵循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特点,扩大词汇量并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我院该课程主要由英语专业教研室教师承担。本课程自2009年确立为院级首批重点建设课程后,课程组全体教师对照重点课程评估验收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制订了课程建设方案,经过两年的建设已完成各项指标并通过学院有关部门验收(验收等级为优秀)。

课程负责人简介: 课程负责人池丽霞,2005年6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6月起就职于防灾科技学院外语系,现任英语专业教研室副主任。曾主持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两项(一项在研),院级课题四项,负责主持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英语》与《高级英语》的课程建设。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四篇,普通期刊论文若干。于2006年、2010年先后两次获得防灾科技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教师队伍:

姓名

学历

职称

专业

贾中华

本科

教授

英语语言文学

王菁

硕士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

郭婧

硕士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

夏金玉

硕士

副教授

英语语言文学

聂晓黎

硕士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

霍雨光

硕士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

建设目标:本课程拟通过今后三年的建设,使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更趋合理,课程教学质量总体上有显著提高。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不断完善教学条件;

2)全面实现网络辅助教学;

3)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基础英语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4)在教学中处理好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透过文化现象,了解形成这种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背景,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文化判断能力”;

5)使基础英语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得以加强,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形成科学、严格的考核手段;

7)在教学评价方面,专家、同行、学生三级评价结果不低于学院平均水平。

建设步骤与具体措施:

2.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使之更加合理,确保课程建设得到良好实施

1)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

2)加强教学研讨活动,教学环节制度化,研究教学重点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统一教学进度和要求;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步提高;

3)分期分批派出课程组教师到其他院校参加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观摩,参加由外研社、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机构每年定期举办的师资培训课程,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4)本课程组全体教师相互听课,评课,相互借鉴,就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力争“精彩每课”;

5)加强教学研究,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以科研促教学。

2.2 完善基础英语教学条件

1)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课程教学档案,每两年对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一次修订;

2)在选用全国高等院校通用的优秀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指定5种以上的优秀参考书;

3) 配合该课程教学,为能客观检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3年内编制有一定规模的、科学、实用的试题库,并两年补修一次。

2.3 网络辅助教学建设

1)完善现有的课程网站

2)充分利用基础英语精品课程网站,补充教学辅助性材料。

3)最大限度利用学院课程网站的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导学等各个教学功能。

4)按照要求完成教学录像上网。

2.4以学生为中心、以后方法理念为原则,积极探索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基础英语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1)积极实施任务型、学习策略指导型、合作型和启发探究型四位一体多模式并进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2) 注重把握二语习得和教学规律,整合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外自学;突出学生的参与性,教学内容的文化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2.5基础英语教学考评体系及制度化的建设和实施

1)经过充分的调研,结合我院英语专业教学实际,深化基础英语测试体系的改革。

2)考核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将形成性评估和阶段性评估结合起来,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估包括课堂活动评定、课外作业评定、学习效果、课前小组协作报告、平时测验等手段。阶段性评估采用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

3)完善试题库建设,编制有一定规模的、科学、实用的试题库,实现题库出题。

预期建设成果:

1)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经验丰富、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

2)一套完备的基础英语教学文件;

3)建设期内组织课程组成员参加由外研社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机构举办的师资培训或相关学术交流会议;组织课程组成员申请并完成院级以上相关教学研究项目;在省级以上刊物上至少发表2篇相关教研教改论文;至少指导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4)建立优化的、可操作的基础英语教学方法体系方案,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

5)建立有一定规模的、科学、实用的试题库;并结合课程特点,构建基础英语教学考评体系;

6)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有佐证材料;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开辟网络自主学习教学平台,实现网上学习、辅导、答疑,实现基础英语课程教师实况录像上网;

7)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平台,定期更新网络课程平台的教学资源。